「攝心守意」曉窗下塵勞一瞥記
唯有攝心才有把柄
習定、止靜,皆是訓練工夫;
心未揮穩,動輒浮擾, 浮易散狀,習氣、散漫更囂張, 止浮散氣息,決定以攝心為功。
憶昔以陶醉於大自然欣然自若。 以為可得穩定工夫,及今驗之,原來衹不過一時之寄,而非把柄工夫。 從心下工夫,一了百了;從身下工夫,了而不了。蓋心為生命之根源, 亦即生死之根源,更是「轉識成智」之來源,外道多從身下工夫,故仍不能究竟。
佛教我等,制心之法:「五根者,心為其主,是故汝等,當先制心」 (《遺教經》) 「心」未轉識成智時,此心意也、識也,故「佛告沙門,慎勿信爾意,意終不可信」(《四十二章經》)經云: 「此身動作,皆由心起,故應先調心。」(《佛本行經》)
世之燃香捨臂是稱苦行,然心未調攝,徒苦身驅,是何所益? 《佛本行經》又云:「莫苦於身,身如木石無知,何故隨心苦體?
今晨曉窗下,法寶潤枯腸,切知至省,心為萬法主,其實早已知之久矣(奈知而不堅行,行而不果爾, 大慚大愧大怖畏之極)!奈習氣何! 於今切切自警於意之散放時,制之: 又「制而不隨,持之如賊·不令放逸......是故爾等當好心制心。」(《遺教經》)
「制心」之法,有誤以為不符人道,專制之則,實不合乎生理心理之憂。記得昔年在法京巴黎,應「東風名」出版社主人周麟博士之請,演講關於普眀禪師之《牧牛圖頌》時,曾言及「受制」一題,後有一法藉學者來詢研討論,卻謂人將心制之,則似不順自然,是否得當等語, 後答以佛教之制心,是「守意」之工夫云云......。
於今更悟守意之工夫,是端嚴之工夫,《四自浸經》云:「譬如軍征·百萬之眾,恃諸名將以卻敵:道人伏心制意,修法奉道·順行戒禁, 身意清白,布恩施德,除棄忿怒、驕奢、諍訟、專精行道·若名將之帥眾。」
守意工夫,亦不是強制之法,順禁戒、方便、善巧,即《華嚴經·明法品》之隨其境界、隨其示現......悉善觀察,皆是自心,而無所著:無著,始得端心一處,端心繫念,念在悲智行門。
破眼前境,去心頭著(此工夫著不是獨善其身才能行斯道,若能知此妙用則處眾雜亦可施行之),守意不散不漫、不浮不懭動,於此綿綿下工夫,如鍊鋼、如調絃。「智者以慧鍊心,尋究諸垢,猶如鑛鐵,數入百鍊,則成精金。」(《出曜經》)
《遺教經》云:「夫心者,制心一處,無事不辦。」於斯是吾今日之當頭棒;我有時憂事、憂人,而不知憂己心之未辦! 《三慧經》云:「人不能伏自意,反欲伏他意......能伏自意者,他人意可伏。」閱讀是經·慚愧要死!由於我心未伏,我意未守, 因而覺事繁、人厭,從而生絲絲煩惱,雖時有慧風吹散,但亦不能說無礙,曾以此而求出離相,求出第二重家也,於今視之,借法寶眼、照見陋形,於是伏心守意之本具大法,決從了心,欲求了心·先學伏心:欲求伏心,先學守意;欲求守意,先決鬥意,不隨意遷心,不隨意違心,自有端心處。
意·六賊也,亦六窗也,眾生不知善護六根,反不如龜·昔佛為一道人說偈曰:「藏六如龜,防意如城。 」不能一日無戒備設也。
前言以破眼前境以去心頭著,為調伏之方,但仍須借助他力,他力以念佛為最,更以默念為刻功。
《曉風散記)
轉載自財團法人華梵文教基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