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音宣流 Event
04 Oct 2024
佛音遠播
《無雜相》:大德行持 總在尋常 一誠長老

01、菩薩呀

虛公喜與和尚說話,見有人來時便不說了。某日和尚陪虛公到海會塔,虛公說:“菩薩呀,注意呀!金佛不度爐,木佛不度火,泥佛不度水,真佛心頭坐。要站穩腳跟,向無皮樹上去。”

02、直下承擔

和尚示:佛法高深不易明了,若不直下承擔,只可因名會義。大凡佛說、祖說、僧說,無非權巧方便,故應如是知。境外無心,心外無境,即心即境,即境即心,信如是,解如是,行如是,證如是,此無上道。

03、佛法這裡也有

和尚有一個弟子,有一天要離開雲居山真如寺,和尚挽留他一而再。兩三天後,他又到和尚那裡辭行。

和尚開示道:唐朝鳥窠禪師有一個侍者,侍奉鳥窠禪師三年,整天除了日常事務、吃飯睡覺,沒有學到東西,就要離開鳥窠禪師到外面去學習佛法。

鳥窠禪師告訴侍者,要學佛法我這裡也有一點。

侍者問:“您的佛法是什麼樣了呢?”

禪師拿起掛在身邊的一根布毛,輕輕一吹,侍者因此豁然大悟,後被人稱為布毛禪師。

真要參學的話,這裡就很好。和尚的弟子還是堅持要走。和尚說:“你瞧不起人啦。”

04、獅子吼

一日,雲居山,兩個僧人犯規矩,在客堂裡吵得沒完沒了。和尚來了還是不依不饒,和尚隨手拿起香板拍桌大嘯:“吼——”,屋宇震動,樓板塵飛,香板碎了,事也沒了。

05、堅持禪七

雲居山真如寺每年有七個禪七。有一年的七期維那、班首相續病倒了,常住的師父們就給和尚建議,幹脆就結七算了,和尚回答:“不行,就算剩我一個人也要打下去!”其音如雷。等七期結束時才發現和尚累得吐血了。

06、以戒為師

一日,法源寺。侍者被蚊子咬了一口,不自覺地拍了一下。和尚斥道:“以戒為師,不能拍,一巴掌就沒道風了,就不慈悲了。”

07、妄想

某師在佑民寺當僧值,沒幾天就跑回寶峰寺,跟和尚說那裡的男男女女太多,攪得心神不寧,並請和尚加持。

和尚:“靠自己。”

某師:“自己的力量不夠。”

和尚:“妄想。”

08、有為法

和尚示:光講不行,講的那是假的,是空的,要靠實際功夫。

有為之法,用之可以,但不可執著,比如電器工具、電子工具,看了用了就放下,不可執著。特別是男女相,當下一念:“女人”,也只是一個女人而已,一念之間有如過眼雲煙。

09、看戲

某日,侍者搖開電視,問和尚:“看哪個頻道?”和尚冷然道:“看戲。”侍者惶然。

10、何處不是佛法

和尚示:今諸戒子合和,請山僧上堂說法。

善男子諦聽,汝看何處不是佛法?

縱目四觀,天清地寧,山遙水遠,寒來暑往,不紊其序。順個自然,不可挑肥揀瘦,常常念覺、念正、念淨,時時澹泊,事事澹泊,平平常常,直直行去,隨處觸著撞著,無非本來面目,參得這個話頭麼?

11、平等慈悲

某日,廣濟寺。

有居士來問:她的屬下們在工作中形成了親密關系,可能會影響到他們的家庭,用她的話叫“不能看著他們往火坑裡跳”,要救他們於水火,很著急得不知怎麼辦。

和尚:“管自己,不管別人,他非我不非,自非卻成左。只要他們把本份工作做好了,其它的個人生活與你沒關系,那是個人的自由。至於他做的好事自然有好報,壞事自然有惡報,自己作的自己受與別人沒關系。隨緣幫助,佛不度無緣之人。”

12、懺悔念佛

某日,廣濟寺。有居士問:“一個月之內,總有一兩次特別的因緣,吃肉了,犯戒了。怎麼辦?”

和尚:“學孔子,見到殺的就不要吃,也就是吃三淨肉。做事就有應酬,在家居士能嚴格最好,不能的話就隨緣一些。心裡放不下,就懺悔、念佛。”

13、以戒為師

和尚示:《梵綱經》雲,眾生受佛戒,即入諸佛位,位同大覺己,真是諸佛子。虛公亦雲,佛教世人持淨戒,戒淨莊嚴清淨身,了知舍那心地印,生佛無殊一體真。戒能止惡防非,戒能轉凡成聖,汝等佛子,應信受奉持,以戒為師,慎勿放逸。

14、三餘之功

某師問及和尚家風,和尚回答:農禪並重,三餘之功。看大家沒懂,接著解釋道:“一日不作、一日不食,晴者雨之餘、冬天雪之餘、忙者閑之餘”。有事時發心做事,在做事中參究,稍有閑暇一定要加功用行,不可放逸。

15、把住話頭

和尚示:參禪一定要把握住自己的話頭,要發大願心,修持這個法門三生不退,如此成佛決定可期。今日參誰無力,明日再參;這個月無力,下個月再參;一年沒力,兩年再來,這就是一法。萬法歸一,三生不退必定成佛。

16、供養認得的

一九九九年到台灣省,有一個居士已經聯系好了要供養寶峰寺一筆資金。見面後,居士問和尚:“大和尚還認得我嗎?”

和尚:“不認得。”居士當下心性大變,所答應供養的款項也泡湯了。

後,隨行弟子問和尚:“和尚,您怎麼會不認得她啊?”

和尚說:“認得。”

“那您怎麼說不認得?”

“她供養的是‘我認得她’,而不是常住。”

17、不當飯吃

寶峰寺,某天午齋畢。僧問:“飯好不好吃?”

和尚答:“吃飯是滋養色身的,要作五觀想。而且吃飯不要當飯吃,穿衣不要當衣穿。古德雲:終日吃飯未曾嚼著一粒米,終日穿衣未曾穿著一根紗。《心經》中說:無色聲香味觸法。無分別心,無分別心是道。”

18、歇即菩提

和尚示:達摩祖師到中國來,他講一個歇字,所謂歇即菩提。妄想一歇,就是菩提心,就是佛,就是祖師。

19、心多心少

廣濟寺,大眾圍繞。和尚:“多心好。”

某師問:“和尚以前不是說多心不好嗎?”

和尚:“心多不亂就好。”

20、佛心清淨

和尚示:佛心清淨,不清淨是妄想心,是非心、人我心、你不好,我好,都是妄想,都要除了,妄想心除了就是佛心。

21、願海大施主

某師問:“方丈是一寺之主,在願海中是什麼角色?”

和尚:“願海大施主。”

某師:“怎麼說?”

和尚:“要用智慧來莊嚴道場;要用慈悲來培養僧格。”

22、無雜相

某師問:“和尚佛事做得特別莊嚴,攝人心魄。如何做到?”

和尚:“無雜相。”

23、放下

和尚示:學佛之後要懂得改造自己,把自己的煩惱心徹底改掉,萬緣放下。

佛在世的時候,有位梵志拿花供佛,佛要他放下,梵志就把左手的花插在地上;佛又喊放下,他又把右手的花插在地上;佛再講放下。

他說,世尊啊,左手的花我放下了,右手的花我也放下了,還要我放下個什麼呢?

佛言:放下妄想心吧。大眾要發大誓願,把妄想心放下,狂心頓歇,歇即菩提。把妄想放下,才能證菩提,才能教化眾生,弘揚佛法,作大善知識去。

24、有相的

某日,侍者拿了一串手珠跟和尚說:“這是檀香手珠”。和尚聞了聞。

侍者說:“給您念佛。”

和尚:“有相的。”

25、妄想是垃圾

和尚示:凡夫眾生被六塵所染污,若是破了對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的執著,六根就能清淨。六根清淨了,就沒有妄想,就是常寂光淨土。

這個土,不是山上的土,而是心地土,若是心地中到處都是垃圾,就是穢土,種種妄想就是垃圾。

26、心在哪裡

某居士到廣濟寺請和尚開示。

開示完畢,和尚說:“菩薩呀,要記住啊。”

居士:“記在這裡”,並用手指指心髒。

“人在有心,人死了心在哪裡?”

“您說到哪?”

“打香板。”

27、認識賓主

和尚示:參話頭最要緊的認識賓主。很難用功像橋陳如尊者。他就是因客塵二字悟道的。不住是客意。住名主人。動是塵義。空名主人。

虛空是不動不搖的。客塵皆是妄想。如果沒有了妄想。就是常住真心。就是主人。就是清淨法身。就是佛。

28、吃茶去

和尚與眾師在洗心禪寺方丈室。某師問:“話頭怎麼參?”

和尚:“吃茶去,在去字上;念佛是誰,在誰字上,這是落腳點。”

29、參這個誰

和尚示:趙州茶,雲門餅,在禪宗公案裡是一個很著名的佳言,所以叫吃茶去。

我們今天以這種機緣在這裡吃茶、吃餅,會得這意思不呢?會得就好!會不得,就得參這吃茶的是誰?吃餅的是誰?就這樣參下去。

就如吃花生來說,如你知道香味,那個是凡夫,如不知道,那個是木人、木石,要在知道不知道這兩個極端的中心點,這是我們出家人的本份事,就了了!

所以我們這吃茶就是這個原因,要了道,古人念念在道,句句無生,所以他一點就破了,我們這一點怎麼點亦不破,那怎麼辦呢?那麼就是要不離開這個參,要參這個是誰,到底吃餅的是誰,要參這個話頭,不要隨季節轉!

30、無分別

和尚示:不分別,不妄想,不執著,佛法就在這個地方,心即是佛。

所謂忍辱第一道,佛說無為最,出家惱他人,不名為沙門。忍辱是最大的道行。譬如人家講你的壞話,要忍得住,不能和他吵,一吵就沒有工夫了。

修行要這樣下手,不能說我就是這個樣子,不能改,這樣修行有什麼用?所謂修行,修就是改,行就是實行。出家求戒就是要修改,改就是改過,成佛不隨便成的,改過必生智慧,把錯的改過來就能產生智慧。

登入